在俄乌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近期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全球通胀上行压力进一步增强。其中,美国的通胀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并在今年2月续创新高。
个人养老金发展方兴未艾,扩容潜力巨大,一系列制度规则亟待发布,公募基金等一众市场机构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行业转型看头雁。在人身险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提出打造“六个国寿”的新思路。应如何看待人身险业的发展前景与转型方向?作为行业龙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如何推进实现“六个国寿”?近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党委书记、总裁苏恒轩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专访,回答了上述问题。
去年,进出口银行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增加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在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立足国内改革发展实际,借鉴国际金融监管实践,不断完善监管理念、制度和手段,成效显著。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启了经济金融发展快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也由此掀开新篇章。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就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历程,对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进行了专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资本市场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股市、债市、区域股权市场以及“保险+期货”怎样更好发挥作用,受到各方期待。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就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支持乡村振兴,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的央行、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也逐渐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与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关联同样密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并从智慧农业、乡村公共服务、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提出要求。
全面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时,也特别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出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