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0日上午,湖南桂阳农商银行与桂阳县供销合作联社共同签订《深化信用合作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双方在业务规划、市场协同、服务模式探索上迈出新的步伐。
今年来,桂东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笔,金额655万元。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客户。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是银行成功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石,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客户分级评价。目前,客户分级评价已被大多数商业银行应用于个人客户、法人客户以及信贷客户等,但对掌银客户尤其是个人掌银客户的分级评价却并不多见。手机银行作为移动渠道平台,是银行能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竞争的核心渠道产品之一。所以,对个人掌银客户的分级评价在互联网金融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初步统计,到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超过1.5万亿元,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一倍。”在不久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透露了上述数据。这意味着,在今年1至3月境内各项贷款新增8.6万亿元的总额中,有1.5万亿元属于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近年来,金融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发力,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本期《农金周刊》推出一组稿件,聚焦金融在呵护中小微企业、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与积极贡献。
初夏时节,走进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玉溪镇罗家山村的脐橙果园,大片脐橙树郁郁葱葱。“多亏了农商银行的支持,我才能种这么一大片果园,圆了我回家创业的梦想。”果园主人陈卯一边指导着种植户们为刚开完花的果树施肥,一边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起他的创业历程。
近年来,江苏句容苏南村镇银行秉持小微普惠发展理念,以“百姓银行、万家金融”为发展战略,紧扣乡村振兴政策要求,强化自身服务和产品创新,多措并举打造“小而优”的品牌银行。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从提出打赢种业翻身仗到部署推进种业振兴,中央对种业的重视一以贯之。
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要“稳定生猪生产”、破解“猪周期”,仍需综合施策,要继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巩固延续现有政策成果,深化拓展土地、财政、金融、市场调控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省联社在农信社明晰产权关系、风险处置与防范以及近年来化解小机构与大市场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大多数农信社完成商业化改制、机构风险较改制前明显降低,有的省联社的权责不对等以及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行为越位、异化,影响到了部分农信机构的发展和治理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因此,省联社改革成为本轮农信社改革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之一。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全国个体工商户超过9500万户,已成为我国就业主力军之一。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因此,需要结合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和地方产业特色,优化信贷产品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从2004年到2022年的19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有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引导”“培育”“推动”“规范”“促进”新型合作金融发展;今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从长期看,合作金融对于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电商近9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出现,特别是这几年,相关政策力度也逐渐加大。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村电商仍然是重点内容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同时,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上述两点都聚焦于农产品上行。
从2020年开始,小微金融服务从之前争夺头部小微市场过渡到对长尾小微市场的开拓
中企云链平台,根据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特点,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建立“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在线供应链融资模式。
今年以来,为助推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湖州农信在认真总结前期探索经验并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全市农信为整体同步打造“五个样板”,高标准打造相应的“标杆行”,摸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经验,力争让足额、便捷、便宜的金融服务真正做到广覆盖、无死角。
立足陕西省宜君县这一典型农业县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工作基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主战场应聚焦“三农”领域,并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事实上,宜君县正在将脱贫攻坚期间普惠金融实践形成的经验、方法和各类工具,有效运用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推进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从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当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民银行盘锦市中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金融为民”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该中支也逐步认识到当地金融服务城乡融合的短板以及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的重要性。
截至2022年2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为399.87亿元,累计支持绿色项目220个,绿色贷款增速居全国农发行系统前列,全力打造出“绿色银行”品牌,助力湖南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如何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起好步,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人行岳阳市中支把存保宣传行政村全覆盖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活动来抓,下发了《存款保险宣传行政村全覆盖行动方案》,紧紧依托助农取款服务点、村民服务中心、“村村响”广播、农商银行“金融三员”(金融组织员、金融协理员、金融联络员)四种主渠道,组织好面向农村居民的存保宣传工作。该中支将存保宣传工作纳入对银行机构综合评价的范围,确保进度与效果。
2022年以来,山东陵城农商银行通过持续推进网点便利化服务建设,围绕老年客户群体的行为习惯和金融需求,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和方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搭上“科技快车”,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
5月20日,湖南江永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深入兰溪、桃川、粗石江等地,了解江永夏橙产销情况。
河北农信牢记历史使命,主动迎接数字化时代,积极探索实践数字化转型,向数字化迈出坚定的步伐。
云南曲靖农信联社主动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走田间,访农户,全面满足乡村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发扬“挎包银行”精神,让“群众跑”变为“银行跑”。
今年以来,陵川县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部署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持续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增强银行账户服务质效,极大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近日,新疆阿克苏农信系统与阿克苏地区农业发展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阿克苏地区两家信贷支农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首次合作,双方将致力于优势互补,开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模式,合力促进阿克苏地区乡村振兴。
曲靖市农信联社推出了“文明信贷”新产品,授信对象包括荣获区级(含)以上道德模范称号及提名获得者、身边好人、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劳动模范、抗疫最美逆行者等30类先进典型。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的诞生是深化农信社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同时也吹响了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号角。但无论各地区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模式和路径,农信机构支农支小的定位不能动摇,要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省联社应因地制宜做优做强行业服务功能,以不断提升小法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防范风险能力,只有这样,农信机构才能真正担当起服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首都“菜篮子”的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一直承担着首都保供应、稳物价的重任。为满足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商户的融资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于2019年创新推出了“新农贷”特色产品。
近期,山西泽州浦发村镇银行紧紧抓住春耕备耕信贷需求广、频率高、期限短等特点,积极发挥金融 服务“三农”地方主力军作用,打造推出“农机贷”产品,为辖区内春耕备耕注入金融 “ 活水”。
成立仅两年多时间,河南汝南泰隆村镇银行使用央行再贷款发放小微企业和“三农”共计贷款1.3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17户。
2022年1月10日,广州花都稠州村镇银行(以下简称花都稠行)迎来了十周年庆典。
2022年1月10日,广州花都稠州村镇银行迎来了十周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