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于近日正式开展。证监会12月11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部署,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证监会决定自即日起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分析人士表示,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增量创新和改革的“试验田”,通过稳步扩容,推动板块走势,整体保持稳健,在支持科技创新、提升包容性、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吸引外资参与等方面有效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证券公司保荐业务最新规则指南落地。12月4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了《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以下简称《保荐业务规则》)。中证协表示,这是根据新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制定的规则。
12月4日,上交所官网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审核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发布了“畅通服务热线 搭建沟通桥梁”倡议书。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获悉,该倡议一经发出,证券行业积极响应,纷纷表示将进一步畅通服务热线,与投资者搭建更紧密的沟通桥梁,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水平、更有温度的服务,不断提升投资者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监管部门、上市公司群体、行业协会等有关各方已在积极行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与任务部署。日前,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专题工作小组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了《意见》的任务分工,明确了《意见》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圳、厦门、贵州等多个地方的证监局以召开专题培训会、座谈会等形式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与工作部署。而作为自律管理机构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也正在按照《意见》要求全力做好落实工作。
在市场各方的关注与殷切期待下,继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时隔近半年,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终于再次迎来实质性进展。
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获悉,11月23日,中证协投资银行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中信建投证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王常青主持。中证协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参与交流发言。
根据《指引》,对于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的公司和事项,上交所对其相关信息披露予以重点关注,视情况实行事前审核,并结合风险情况暂停其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开展现场检查。对于未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的公司和事项,依法依规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实行事后审核,并重点做好其日常信息披露和业务办理的服务支持。
继10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各地政府及监管系统纷纷行动起来,多措并举形成工作合力,因地制宜将《意见》落到实处。
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会议同时提出,加强跨境监管执法协作,推动构建良好市场秩序。
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动员部署会,对证监会系统扎实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进行深入动员、全面部署。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业内人士认为,典型案例的发布,既能够以案说法,向市场传递“零容忍”的信号,提升执法威慑,净化市场生态;同时,又能够进一步强化行政刑事执法协作,保障证券行政执法一致性,有效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对于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秘书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上协董秘委”)日前向各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发布倡议书,号召全体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
记者从深交所获悉,11月6日,深交所联合安徽证监局在合肥举办创业板改革优秀投教作品表彰大会暨会员投教工作培训会,进一步激励引导会员履职尽责,形成投教工作合力,为巩固改革成效、保障创业板注册制高质量运行夯实投资者基础。
注册制改革并非单指改变发行制度,而是市场和监管生态的全面重塑。强化持续监管,从严打击重大违法违规、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行为,严格落实退市主体责任,在执行力度上持续加大,才能助力资本市场形成“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11月3日,上交所发布了《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交易所开展工作的具体时间表、路线图。上交所表示,将在证监会领导下,汇聚各方合力,抓落实、强执行,抓住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个“牛鼻子”工程,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和改革,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在沪市形成一大批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
2020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了11岁生日。这11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从28家增加至871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1.42%,总市值10.40万亿元;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4.7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0.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截至10月30日,创业板IPO融资金额累计达4889亿元;共257家上市公司实施完成304单再融资,募资金额达2863亿元;312家上市公司累计实施完成444单重组方案,涉及交易金额4144亿元,募集配套资金超过138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监管安排是在落实证券法要求的前提下,既根据行业和市场实际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备案工作,又兼顾防范“一放就乱”的风险,是实事求是的做法。这种做法有利于保障财务顾问机构执业质量,防范财务顾问业务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正在“催促”中小险企加快转型步伐。中小险企通过补充自身资本实力以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是保险公司推动增资的重要动力。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够帮助这些保险公司优化股权结构,也有利于发挥大股东在监督、推动公司良性发展方面的作用,促进险企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同时,中小险企可以弥补自身在获客渠道、科技实力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近期,包括人保资产在内的多家险企不约而同地透露四季度择机加仓A股的意向,凸显保险资金对权益市场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经济改善的信心。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包括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严肃处置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并强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政策支持。在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方面,则要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增加法治供给。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各类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等各方协力合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下午4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阎庆民、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副局长谢小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介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吹风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
浙江农信缙云农商行为农户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人行嵊泗县支行做好“贷款码”推广应用
扶贫小额信贷助力春耕生产
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